三个月前的一天,家住铜山区黄集镇的64岁李阿姨,独自一人做家务。由于天气炎热,做完家务后李阿姨就去冲澡解暑。谁知道李阿姨冲澡后,刚出浴室就摔倒在地,被刚好回家的儿媳及时发现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李阿姨至附近医院。
到医院后经脑部CT检查,显示李阿姨脑部有5处出血,在这期间心脏骤停2次。随即李阿姨被紧急安排手术,手术持续了7个小时。术后李阿姨直接住进重症监护病房(ICU),在重症监护病房住了10天,病情好转后被安排至抢救室。住院后的16天,李阿姨终于醒了,但是只是睁眼,身体动不了,肺部还严重感染,并且持续40-42度高热。
为家付出那么多不能不享福
在医院时,医生就曾经告诉孙大爷及家人,像李阿姨这样的情况,好转的难度很大,到时可能会人财两空。即便如此,家里人还是不愿放弃对李阿姨的治疗。孙大爷说: “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,我们不能亏待了她,绝不放弃康复治疗。”
家人四处打听哪家康复医院效果好,李阿姨的儿女跑遍了徐州所有的康复医院,直到他们来到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。李阿姨的儿女把病情向神经康复科主任史长青教授陈述后,史教授随即对病情剖析,家人听后都深深的被史教授的渊博知识所折服。当即决定入住医院进行康复治疗。
“我们来到医院的第一感觉就是‘亮敞’”孙大爷说,“很多医院给人的印象是冰冷压抑,但是澳洋这里不是,干净整洁不说,整体氛围很阳光,让人身心愉悦,换了个环境,心理作用也觉得好像病情好转了许多。”
孙大爷还提到,澳洋的医生护士非常暖心,不论是不是自己的管床医护,见到病人和家属都会贴心的说一句:“有没有什么需要,我随时提供帮助。”
第二次的生命从澳洋开始
“准备来澳洋康复的时候,浑身上下好些管子,像什么鼻饲管、气管套管、导尿管等等,人更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,是家里人用担架给抬过来的。”孙大爷回忆起刚入院时的情景。
入院之后,史长青教授带领康复治疗团队给李阿姨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方案。首先增强李阿姨体质。因脑出血出现左侧肢体偏瘫,所以开始是以鼻饲饮食调理营养改善身体虚弱状态,并加以床边康复治疗为进行全面康复打下坚实基础。二是合理用药。由于李阿姨对部分药物有过敏和耐药性,用药选择性很少,大大增加了治疗用药的难度。几经商讨,康复治疗团队在史长青教授的指导下挑选了适合李阿姨的药品。三是安排康复治疗师针对性康复治疗。由于李阿姨属于卧床状态,不能独立进行康复训练,为此经康复团队研究,安排康复治疗师进行床边康复训练,待后期下床后再进行其他康复治疗。
激动万分,终于领到日程卡
8月初,李阿姨停止了抗生素的使用,也拔掉了身上的诸多导管,孙大爷领到李阿姨的康复项目日程卡,激动的说: “终于可以到康复大厅康复训练了!我们终于等来了希望。”
随着物理治疗(PT),作业治疗(OT)以及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进行,李阿姨病情逐渐好转。夏末秋初温度渐凉,但是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却让李阿姨和孙大爷的心增加了温度,祝愿李阿姨早日康复!